家校共建 携手共育

发布时间: 2019-04-17 11:19 发布单位: 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中 浏览量: 864 【公开】

黄堽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家访感悟

 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,是所有教育人的美好愿景。但真正落实到学校教育中,落实到家庭教育中,诸多的困惑,诸多的纠结,有时候真的很茫然,甚至有时只是被动的盲从。最美人间四月天。在这美好的季节,黄堽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老师们开始了家访。

 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,家庭是学生永远的学校。新教育实验认为,没有学生父母的发展,就没有学生的成长。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未来一代的精神风貌,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来自教育,而教育内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,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则起着奠基性的、终身性的作用。为此,如何提高广大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,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共育,自然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
父母是学生最初的世界,人生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最长久的老师。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。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,父母更多考虑的也是学校教育,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,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。殊不知,教育孩子才是人的成年阶段最具挑战性、最复杂的工作,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任务。

  很多父母以为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吃好、穿好、身体健康,教育是学校的事情。事实上,无论孩子在哪里,总是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教育,父母在餐桌上的每一句话孩子都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。父母不教育孩子,孩子会变坏;父母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,孩子则可能变得更坏。通常,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,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。同样,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,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。

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训练、科学的育儿知识的培训,所以他们很容易犯错误。好父母不应把教育孩子看成是枯燥的责任和义务,而是当作自己的一种乐趣、一种享受、一种富足,只有能够享受教育的人,才会演绎教育的精彩。英国学者赫胥黎说:“欲造伟大之国民,必自家庭教育始。”但在我国,家庭的教育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。

  蒙台梭利曾经告诫我们:无知地对待学生比无知地对待成人更可怕。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,学生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,长大成人后会报复社会。无知地对待学生,会在他们心中产生巨大的障碍,进而形成一种阻碍发展的个性。因为学生是软弱的、被动接受的、听天由命的、无法抵抗的,而成人是有意识的、有选择能力的、可以抵御的。所以无知地对待学生比无知地对待成人后果要可怕得多。

没有驾照不能开车,违规要罚款。然而,做父母却不要任何培训,也不需要合格证就可以自行其道,家庭教育之路上充满着无证驾驶的“司机”。实际上,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、一千倍。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,从生理、心理到养育方式,从知识的学习到人格的养成,是一门大学问。但是,我们不需要接受任何培训就可以做父母,就可以对孩子发号施令。我们无法统计,有多少家庭、多少父母是不熟悉教育常识、没有做父母的“驾驶执照”就匆匆上路的,但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。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土上到处充斥着这样的“司机”,这个国家一定是危险的。

 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、亲子共读、新父母学校、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,强化家校共育机制,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,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,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,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、互相促进,最终实现家庭、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。从许多家校合作的范例中,可以看到父母参与学校管理事务带来的巨大力量。家校合作让父母从学校的发展阻力变成动力,从与学校对立变成友好,改变了学校的生态,形成一种正能量。

分享到:

评论

还能输入140

用户评论